close
忽略程序正義 恐致互損互耗
【聯合報╱黃耀明/公司負責人(彰縣伸港)】
2008.11.12 02:48 am

印度詩人泰戈爾曾說:我攀登上高峰,發現在名譽的荒蕪不毛的高處,簡直找不到一個遮身之地。前總統阿扁八年任內,或因為沒能體會出身處的這種情況,才會落到目前司法纏身的慘況。

儘管阿扁曾經貴為台灣的總統,一卸任就是一介平民,一家一姓的興盛或頹敗都只是私事,國家人民的生死才是要特別關注的公事,台灣的媒體和帶有色彩的名嘴,常常忽略司法代表的公平和正義,只熱中於一個最通俗,最便於傳播,又最能激起社會公憤的罪名,未審先判,事實的真相便變得無足輕重。

阿扁應訊前宣稱這是「政治迫害」,他將進入台灣的「巴士底獄」,也許他為著脫罪大打悲情牌也說不定,除了怪罪那些「承諾升高」支持者的不智外,泛藍朋友和執政者在擁有絕對語權之後,就盡全力把阿扁妖魔外的作法,難辭其咎。

明明是台灣「經營之神」王永慶的告別式,前監察院長王作榮在致弔詞時,借題發揮指桑罵槐;明明在台北市議員侯冠群的婚禮上,在總統冷笑話之後,新郎官脫口而出「千錯萬錯都是阿扁的錯」。不啻是喜喪事的儀式,都可以扯上阿扁,這是什麼心態,批判竟成為一種特殊的職業,只知道一味倒扁(阿扁其實沒偉大到可以三頓罵嘛!)包括馬英九總統在內,誰在乎那種維護司法和尊重人權的崇高呢?

目前全世界正處於金融風暴,台灣無法倖免不在話下,倒是值得一提的是,政府為救經濟擴大內需、編列預算給各鄉鎮,有某鄉鎮拿到卅萬元輔助款,主委稱說區區數目無法做什麼,清理水溝錢不夠,只好找空地種兩棵樹,拍照存檔報銷,公帑就這樣浪費殆盡。其實政府無能比貪腐更可怕,又有誰關心追究這檔事的真假呢?

阿扁「求仁得仁」,在昨天完成偵訊後被聲押禁見。勇敢面對司法審議,雖然是全民的期待,不過司法屢見選擇性辦案,也忽略比例原則和程序正義。這也許又將引起內部互損互耗的風暴,執政者應有心理準備。

原文網址: http://udn.com/NEWS/OPINION/X1/4597207.shtml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雷米斯 的頭像
    雷米斯

    御書客@自然之春

    雷米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